自4月29日起,合淮路泉山鐵路立交橋下穿機動車道修復工程開始施工,施工期間采取全封閉施工,行人和車輛只能從兩邊原先的非機動車道通行。修路伊始,許多市民說,這肯定要造成極大的交通擁堵,但連日來,筆者經(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這一段的通行比較順暢,車輛、行人井然有序,讓人頗感“意外”。筆者認為,這離不開交警部門的疏導,也體現(xiàn)出市民文明素質(zhì)的進步。
修路,是城市發(fā)展變化破繭成蝶的過程,在以嶄新面貌示人之前,總會給市民帶來一些不便。在以往修路的過程中,因為可供通行的道路狹窄,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總是見縫插針地擠來擠去,往往因為一兩輛汽車搶行就造成整個通行秩序紊亂,誰也別想走,誰也走不掉,橫七豎八的一堆車,誰也不讓誰。因此,一提到修路,眾多市民都感到煩惱、頭疼。
此次合淮路泉山路段修復,途經(jīng)此路的行人、駕駛員給筆者感觸最深的就是理解。駕駛員王先生告訴筆者,他住在安成鋪,一般向南走都要經(jīng)過泉山路。修路以后,在高峰期,他都選擇繞行,雖然耽誤了點時間,繞了不少路,但他說:“想到修路工人的辛苦,我們繞一點路又何妨呢?不給道路添堵,也是給施工提供方便。為了以后美麗的淮南,雖然我們做不了什么,但是遵守交通規(guī)則還是力所能及的。”
在修路期間,交警田家庵二大隊也集中全部警力,采取非常規(guī)勤務模式,民警從早到晚奮戰(zhàn)在路口一線,全力疏導交通。筆者發(fā)現(xiàn),交警部門辛勤的付出,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理解與稱贊。一名駕駛員說:“道路修復好,這段路肯定更好走了,一想到以后平整的路面,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聽交警指揮呢?修路期間,交警的工作量無疑增大了許多,他們不僅辛苦地在崗位做著重復的動作,還要忍受修路所帶來的塵土飛揚。所以,我們更要理解他們。”
車輛不搶、不大聲鳴笛,慢速行駛;非機動車靠邊行駛,行人遵守交通規(guī)則……當大家迫不得已走在一條路上時,筆者欣喜地發(fā)現(xiàn),彼此之間的理解與謙讓這條狹窄的道路走起來格外順暢,在上下班高峰期、在五一小長假期間,筆者都沒有遇到過一次嚴重擁堵。筆者想,如果在修路過程中,大家都可以抱著理解、謙讓的態(tài)度,那么有些交通堵塞完全可以避免,誰還擔心修路帶來的麻煩呢?只要讓一步什么事都沒有了,車也走開了,人心也順當了。
文明就在我們身邊,大事小事皆彰顯文明程度。車讓人、讓出文明;人讓車,讓出安全;車讓車,讓出秩序;人讓人,讓出和諧。所以說,修路架橋不是治堵的唯一良方,當每一個市民真正成熟起來,都能文明行車、照章行駛,遵守交通法規(guī),都去爭做文明市民,筆者想,城市文明將真正成熟,城市生活將更美好。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