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買的手機,貼個膜后,觸摸屏竟然壞掉了。”10月30日上午,市民李先生拿著自己被毀壞的手機氣憤地說。
據李先生稱,10月20日,他花3000多元買了一款諾基亞手機,因為是觸摸屏,經常用手寫筆或手指很容易把屏幕弄花,于是李先生專門到商貿文化廣場內找到一家貼膜的小攤,選擇了價格為80元的貼膜紙,攤主也很熱心,把李先生的這款手機,前前后后進行了全方位的包裝,并且保證經久耐用。可沒用幾天,李先生發現手機屏幕感應區不靈了,李先生找到當時貼膜的攤位,可攤主怎么也不承認是自己弄壞的。于是,李先生找到諾基亞駐淮南的維修點,經過檢測,維修點出具的證明是屏幕受損,有細微割痕,感應區被毀。雖然拿到了檢測結果,李先生也只好自認倒霉。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手機越來越普及,經營手機貼膜的小攤也像雨后春筍般在大街上冒了出來,尤其在商貿文化廣場內形成了一定規模,小攤點不下30個,而手機貼膜市場的價格也比較混亂,記者專門詢問了幾家攤點,貼膜價格從10元到80元不等,經過討價還價,一張10元的貼膜可以降為5元,而80元的貼膜則可以以40元的價格拿到,并且可以全機貼膜。當記者詢問貼膜價格為什么差別這么大時,攤主說:“很明白嘛,價格高質量好,10元最普通的,10元往上就能防輻射,最貴的肯定最好。”
隨后,記者走訪了幾家大型專業維修手機的商家,據工作人員稱,他們平時幫助顧客貼的都是10元左右的膜,價格高的膜其實并沒有防輻射作用,貼膜主要的用途就是保護屏幕。“貼膜考驗的是師傅的手工活,要貼好還不能損壞手機是最重要的,所以貼膜也要找專業的,別把新機毀了,得不償失。”工作人員最后提醒。
(記者 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