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城進園”重槌擂響鼓
市政府實施城區工業企業進園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百億煤機裝備制造基地吹響集結號
凱盛重工打造老企業“蝶變”新平臺
在第17屆中國豆腐文化節隆重啟幕之日,淮南市城區工業企業退城進園這樁要事邁出了關鍵性一步——9月15日,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張開雙臂,迎來了重要的新成員,凱盛重工煤機裝備制造基地奠基了!
開心的笑臉,震天的禮樂,攢動的人群,映襯著喧鬧的施工現場。記者在采訪時獲悉,凱盛重工是市政府實施退城進園三年規劃第一年中的重要企業。這一刻,神圣、隆重的凱盛重工裝備制造基地奠基儀式,標志著我市退城進園過程贏得重要進展。
“退城進園”,吹響了市區工業老企業入園的集結號。
這一步,彰顯的現實意義在于:實施城區工業企業“退城進園”,是市委、市政府建設“兩型城市”、實施“一主兩翼”發展戰略所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我市城市化、工業化步入到關鍵階段時的必然之路,任務繁重,目標艱巨。
這一步,邁出了超手尋常的一大步。去年11月初,市政府出臺了市區老企業“退城進園”實施意見。隨后,市政府組建了專門工作班子,深入企業摸排調研,實施分類指導,制定政策,編制了專項規劃,不失時機擬出了今年任務、目標倒排時間進度表,集中精力強力推進。各相關部門向一大批市區老企業負責人宣傳市政府優惠政策,宣傳開發區良好的投資環境。開發區領導還親自登門拜訪,一一傾訴誠意。一大批市區老企業表達了努力爭取進入開發區的強烈意愿。而作為規模較大的市區老企業——凱盛重工,則成為“退城進園”第一年的先行者。
這一步,對凱盛重工同樣具有快步發展的戰略意義。去年12月21日,在備受矚目的安徽省與央企調整結構合作發展會議上,市政府與凱盛重工的控股方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就凱盛重工退城進園項目達成合作協議。作為淮南市與央企對接項目,市委、市政府與中建材集團就支持凱盛重工的發展達成共識。
強強聯合,各方共贏。剛剛開始聳起的凱盛重工的“新家”,總投資20億元,占地面積800畝,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占地400畝,投資5億元,建成后,將實現年銷售收入10億元。無論投資規模,還是占地面積,目前在開發區內都是首屈一指的。
“退城進園”,吹響了淮南煤機裝備制造企業的“集結號”。
活力迸發的開發區,正在構筑更加厚實、廣大的平臺。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在努力爭創國家級開發區。而國家級開發區必須具有領先的優勢產業。目前,這片沃土已擁有長壁煤機、比塞洛斯煤機、德普膠帶、赫爾科礦業制冷等國內外知名的煤機裝備制造企業。今天,實力雄厚、技術一流的凱盛重工入駐園區,壯大了煤機裝備制造企業的隊伍,為打造開發區的核心競爭力和形成完整的煤機產業鏈,更是加大了保障系數。一個強勁的聲音,正在園區內外傳遞:到“十二五”末,開發區完全可以崛起一個銷售收入達到百億的煤機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開發區東南,朝陽東路一側,是凱盛重工剛剛啟動搭建的“新巢”。戰略區位優勢明顯。宏偉的規劃圖,標出了4個聯合廠房,以及再制造車間、綜合庫房、動力站房等,引起了人們關注的目光。據了解,建筑物占地面積15099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86849平方米。
“這是歷史性的機遇啊!我們將牢牢把握這個機遇。”凱盛重工干群如是說。這家公司的前身是淮南煤礦機械廠,建廠的歷史追溯到1931年,上世紀50年代初落戶于本市蔡家崗,一直為共和國煤炭工業的發展執著奉獻,立下了赫赫戰功。公司自2007年加盟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以來,連續三年實現盈利并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其主導產品掘進機的生產已實現系列化,榮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按照規劃,凱盛重工三到五年之內將被打造成國內一流的煤礦、建材、礦山機械設備制造基地。
東遷入園,對凱盛重工來說,正在逐步實現一個夢想。而這個共同的夢想,正向四下里延伸,將點亮更多的市區老企業的入園大道。
(記者 胡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