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縣城關鎮舊城改造拆違控違工作紀實
今年5月,鳳臺縣城關鎮繆郢社區舉報,該社區內有1戶居民私自搭建違法建筑200平方米,經城建執法部門說服教育后,主動將違法建筑拆除。中山社區舉報,社區內有2戶居民私自搭建違法建筑160平方米,經過反復說服教育無效后,由相關執法部門強制拆除。
2010年以來,鳳臺縣城關鎮舊城改造拆違、控違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引人注目,成為鳳臺縣乃至全市、全省拆違、控違工作的一大亮點。
拆違、控違是推進舊城改造和城市大建設的前奏,也是維持拆、建平衡,加快舊城改造速度、早日改善老城區居民生活環境不可逾越的前提條件和必經之路。但近年來,越是要建設,違建之風就越是水漲船高,以至于舊城改造無法實施,難以推進。雖然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但違建、搶建之風依然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難以遏制,愈演愈烈。
為實現這一“零違建”目標,該鎮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掛帥,成立了城區拆違、控違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科學詳實的拆違、控違工作實施方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拆違、控違工作的通知》,建立了舉報違建監督新機制、嚴格的獎懲機制和詳實的考核評分細則。
為使拆違、控違工作能夠在城區順利開展,領導小組對拆違、控違工作實行了舉報獎勵機制,規定社區每舉報一例并有效制止,核實后獎勵600元;居民每舉報一例,核實后獎勵100元;凡是“月零違建”的社區一次性獎勵社區2000元。
與此同時,城關鎮還把各社區拆違、控違工作與年終考核掛鉤,建立了一套科學的懲罰措施,對各社區拆違、控違工作采取倒扣分制和罰款機制。鎮黨委、政府還與各社區簽訂了拆違、控違工作責任狀,進一步重申社區及社區干部在拆違、控違這一艱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這一系列的領導機制、監督機制、獎懲機制與考核機制都為城關鎮拆違、控違工作提供了一個堅實的管理屏障。
為把拆違、控違工作持續深入地開展下去,城關鎮還在原拆違隊的基礎上,根據工作需要,組建成立了“城區維穩監察大隊”,堅持24小時巡查制度,從源頭上加強了治理。做到了城區范圍內普遍查,重點地區經常查,重點時段及時查,同時,加大打擊力度,做到發現一處,拆除一處,絕不手軟。在拆違、控違工作中,城區維穩監察大隊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拆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采取了“助拆”的人性化拆違方式,最大程度減少群眾損失,減少群眾對抗情緒,得到了廣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沒有發生因拆違、控違工作引發的上訪事件,受到了群眾的稱贊,得到了上級的好評。
城關鎮堅持宣傳開路,教育為先的拆違、控違新思路,通過板報、過街橫幅、電視熒屏、設立宣傳臺發放宣傳材料,張貼致廣大居民的一封信,出動宣傳車,利用新聞媒體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動員和組織轄區群眾關心、理解和支持拆違、控違工作的開展。為專項治理活動營造聲勢,使“防違、控違、拆違”意識深入人心,從輿論上形成了高壓的拆違態勢,遏制了一些新違章的形成,營造了“拆違人人知道、拆違人人響應、拆違人人宣傳”的濃厚氣氛。
通過強有力的工作,城關鎮全城區的違建、搶建之風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拆違、控違已成為了全民之舉、全鎮之舉。半年來,全鎮連續六個月沒有一處違建,真正實現了“零違建”的這一目標。伴隨著拆違、控違工作的深入開展,拆違、控違這一當前全國范圍內都難以防控的工作在城關鎮成功軟著陸,開創了歷史的先河。
(記者 劉銀昌 實習生 蘇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