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的雨淋日曬,李樸原在奉獻中收獲快樂和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8月初,上海大學淮南籍學子李樸原結束了世博志愿者服務工作,回到了家鄉。他帶回了一大把的世博徽章,有世博局發的、有學校學院發的、有場館的,還有自己買的,其中最珍貴的是一枚他自己獲得的世博“志愿者之星”徽章。
從7月中旬至7月底,李樸原進入世博園成為一名志愿者,在所有志愿者中,上海世博局評選出不到百分之十的志愿者授予“志愿者之星”稱號。8月3日,記者聯系到了李樸原,問他怎么評上“志愿者之星”的,他自豪地說“我干的是我們組最辛苦的工作。”原來,每一組志愿者有十幾個人,李樸原他們這組的工作崗位大都在遮陽棚下,只有一個崗位沒有遮陽棚,每天都要在太陽的暴曬下進行志愿者服務工作。李樸原是這組的組長,二話沒說,他主動站在了太陽下面。這么熱的天,他一站就是兩個星期。前幾天是暴雨,后來則是持續的高溫,李樸原的皮膚被曬得黝黑,就連腳面上,也被陽光透過涼鞋曬出了幾個指甲大的黑點。因工作出色,在志愿者服務工作結束后,李樸原被評為“志愿者之星”,而同時,他還獲得上海大學少數優秀的志愿者才能夠獲得的金盾徽章,學校領導到崗位上看望他們志愿者的時候,首先就把一枚金光閃閃的金盾徽章別在了他的胸前。
兩個星期的世博服務工作,兩個星期奉獻的快樂和汗水,每天面對一波又一波擁擠的人流,十幾個雨淋日曬的忙碌日子,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說。李樸原的父親對記者調侃地說:“這位‘世博志愿者之星’,回到家后第二天一直睡到下午一點鐘才起床,理由是連續16天每天早晨5點多起床,應該好好睡個懶覺了。”
去年,李樸原從淮南一中畢業,考入上海大學法學院。從報考上海大學的那一天起,他就期望成為世博志愿者。為此,他“早有預謀”,2009年夏天,李樸原就報名參加了當時在淮南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淮南國際少兒藝術節”的志愿服務工作,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在上海大學,得知征召世博志愿者時,他最早一批填寫了申請表,并順利入選面試。主考官一般是與每個申請者聊幾分鐘,而跟李樸原竟聊了有數十分鐘,第一個問題就是問李樸原有無志愿者經歷,李樸原回答說:“有”;考官又問“什么級別”,李樸原回答“國際少兒藝術節”,這讓主考官都吃了一驚。之后,李樸原就聊起了他的志愿者服務工作,和他從小參加的淮南少兒舞蹈的演出等活動以及取得的各種成績。面試出來后,李樸原心里就有了底,當時就給家人打電話說:“大概沒什么問題。”
為了擴大世博會影響,上海各高校廣泛動員全校師生參與到世博活動中來,上海大學開展了一系列有關世博的活動,有知識競賽、演講、全能挑戰賽等等,初選后的李樸原積極參與了這些活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尤其是全能挑戰賽活動,是對志愿者的全方位考察,經過自薦、學院推薦、初賽和“極限訓練營”的層層篩選和最終決賽,李樸原一組6人,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獲得最佳團隊合作獎。
李樸原如愿成為世博志愿者,并于7月中旬進入世博園區服務,他的崗位在世博園2號入口附近,之后,他就把自己QQ個人說明改成了“難舍2號口情結”。在2號入口,每天,他都要接待大量的游客,回答各類問題,指引游園方位。16天的園區服務,他和其他志愿者相互協作,互相鼓勁,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李樸原說,志愿者的工作雖然辛苦,但他們都非常的充實,忙碌而快樂。世博期間經歷的一切,在所有志愿者的心里都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世博志愿者的服務結束了,但是他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社會責任、世界眼光、文化包容、大國青年的素養……這些將一直陪伴著他們。
圖一:李樸原在世博園2號入口前
圖二:李樸原獲得的“志愿者之星”獎章
(記者 張雪峰 實習生 周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