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完成111條街巷整修工程,預計6月底全部主體工程完工


安徽省第十二屆運動會將于今年10月在淮南舉辦,為了成功舉辦省運會,以整潔文明優美的市容市貌、和諧溫馨的節會氛圍盛裝喜迎嘉賓,同時改善廣大市民的出行和居住環境,今年4月份,田家庵區啟動了113條小街小巷的整修美化工程。經過2個多月的奮戰,目前已有111條街巷的整修工程完工,預計6月底該項工程完美“收官”。
17萬平方米街巷整修惠及30萬百姓
據了解,田家庵區委、區政府對作為全市民生工程之一的小街小巷維修改造項目高度重視,通過摸底準備、整治實施、檢查驗收三個階段,在市政府下達的8條小巷改造的基礎上加大投入力度,配套四千余萬元,決定對全區創建為民辦實事征集項目和206國道以南轄區城鎮連接各居民住宅小區與城鎮主次干道的道路、開放式小區內部破損嚴重且產權難以確定的小區道路實施整治。經多次召開協調會,認真摸排,通過層層申報、實地核查、現場測量,街道(鄉鎮)反復核對,最終確定整修美化街巷達到113條,涉及9個街道、4個鄉鎮。為了把這項民生工程做實、做好,區委、區政府還安排區發改委對小街小巷進行立項,區文明辦會同規劃部門逐條制作街巷規劃設計圖,以街道(鄉鎮)為單位組織捆綁式招標,聘請市區專家召開評審會,并邀請監察等部門現場監督,同時對監理公司進行招標,全程監理街巷整修美化施工過程,且多方簽訂協議,明確責任,規范程序,嚴密推進。在施工中,要求施工單位根據街巷實際情況按照標準鋪設瀝青或混凝土路面,通過整修美化工程,達到路面整修平、管道下水通、道路衛生潔、通行秩序暢、配套設施全、綠化美化齊、施工環境好的目標,改善群眾的生活工作環境,讓這項面積達到17萬平方米的街巷整修美化民生工程惠及30余萬百姓,大范圍改善居民出行和居住環境。
經過2個多月的奮戰,目前已有111條小街小巷完工,預計6月底113條街巷整修美化的全部主體工程將徹底結束,比原先計劃提前了半年時間。
111條小街小巷已是舊貌換新顏
走進現在的洞山南北巷,很難想象2個多月前這里是一條建筑垃圾占道、路面破損不堪的小巷道。作為陳崗村居民出行的一條主要通道,多年來這條小巷一直被大量的建筑垃圾所侵占,原本寬敞的路面變得狹窄不堪,而且路面也是坑洼不平,居民出行非常不便。
今年4月,田家庵區啟動113條小街小巷整修美化工程后,洞山南北巷也成為了其中之一。如今,破損不堪的路面被筆直、平坦的水泥路面所取代,兩邊占道的建筑垃圾也被清除,道路變平了,路面放寬了,道路兩側還設置了闊綽的綠化池。不僅暢通了居民的出行,還美化了居住環境,受到附近居民的一致稱贊。
位于柏園南村旁的柏郢小區是典型的“城中村”,小區內的道路不僅質量差,而且經常被“開膛破肚”,弄得是“顏面”無存、“溝壑”縱深,居民出行和居住環境非常糟糕。尤其是到了雨季,由于下水管道不暢,這里不少地方就會出現積水,居民樓被淹、化糞池滿溢的現象經常發生。
現如今穿行于柏郢小區內,你能很深的感受到這里的新氣象。幾條筆直、平坦的水泥路相互連接,通連著小區和外面的次干道。寬敞、干凈的路面改變了原先坑洼不平、臟亂不堪的出行環境,路面下掩埋的是直徑500毫米的有筋下水管道,徹底消除了多雨期造成的“內澇”威脅,有效地改善了居住環境。
“收尾”工程 激戰正酣
離完工工期只剩下幾天,這些街巷整修美化的“收尾”工程進行得如何呢?6月22日,記者專程走訪了幾個工地,實地查看情況。在洞山南北巷,記者看到整個工程的整修主體已完成,工人們正在加緊對路兩邊綠化池進行填土、栽種樹木等工作。而柏郢小區內,幾名施工人員正在對最后一段路面進行平整、修葺。
據施工方介紹,柏郢小區一共有2000多戶居民,此次柏郢小區需整修的街巷有3條——中心巷、45號巷、鏡花緣巷,面積達到了7000多平方米,改造地下管道600米,改造后的路面和下水管道完全能滿足居民出行和生活污水排放需求。由于施工量比較大、而且管道鋪設比較復雜,施工人員從5月中下旬就開始施工,目前整個工程已接近尾聲,這一兩天就能徹底完工。
圖一為:改造后的洞山南北巷寬敞、平坦,兩邊還設置了闊綽的綠化池。
圖二為: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
(記者 柏雪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