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淮南愛心煤溫暖北京流浪兒之家》一文在淮河早報刊登后,不少淮南市民惦記著遠在北京的那群孩子。虎年初春,孩子們曾經寫下的新年愿望清單都一一實現了嗎?為此,“上品印象”工作人員再次遠赴北京



“當我們和光愛學校的孩子們一起跳《感恩的心》的時候。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涌起一種復雜的情緒,這其中有酸楚、有感動、也有珍惜……”2月24日,“上品印象”樓盤的工作人員們帶著淮南市民的“愛心”再次來到了天寒地凍的北京,完成了光愛學校孩子們的新年愿望。這一次,他們帶來了9400元愛心款和兩大箱衣服、一大箱常用藥(藥品由東方醫療集團贈送)。“上品印象”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1月份我們送煤到光愛學校的事情經媒體報道后,便有不少淮南市民表示愿意與我們一起完成孩子們的愿望,于是這一次我們便募集了一些錢款給孩子們帶去。這次還特意帶了藥,因為上次聽石校長說,在北京看病很貴。”
在光愛學校,人們再次領悟到了愛和幸福的真諦。在淮南這伙好心人去的前兩天,有人為這些孤殘兒童送去了元宵。由于光愛學校沒有固定的收入,大部分物資均靠熱心人士資助,所以孩子們接連幾頓都在吃元宵。盡管如此,每一個孩子卻都吃得熱氣騰騰、萬分滿足,他們告訴淮南的叔叔、阿姨:“元宵甜甜的,吃多少次都不會膩,好吃。”在淮南好心人去的當天,正巧碰上北京的志愿者們來光愛學校義務給孩子們上課,一位4歲的藏族女孩卓瑪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因為她上的課程與別的孩子不同,她在反復地記“西藏XX縣XX村”這個地名。人們了解才知道,原來,卓瑪2歲半的時候她的父母便在車禍中雙亡,從此她便成為了光愛學校里最小的學生。由于卓瑪還不會說漢語,對以前的記憶也很模糊,志愿者和老師們總是反復地教她這幾個漢字。他們對卓瑪說:“這是你的家鄉,你一定要記清楚了啊。”看著卓瑪清澈而迷茫的眼睛,幾位淮南去的姑娘哭了。回到淮南的好心人說,那短短的一天,感動的時刻太多了:光愛學校為了節約開支,大一點的孩子都自覺地去燒煤爐;殘疾孩子的笑容燦爛而純真;他們和孩子們一起虔誠地跳《感恩的心》……說著說著,人們拿出了他們在北京光愛學校拍的照片。
記者從照片中看到了孩子們用心地跳著手語舞蹈;看到了卓瑪懵懂而憂郁的眼神;看到了孩子們簡陋、灰暗卻不失溫馨的宿舍。也明白了是什么吸引著淮南市民千里迢迢的去看望這些孩子。原來,愛要通過傳遞才能顯示更大的力量,無論是施還是受,它都讓我們溫暖、成長。
圖一為:淮南好心人與孩子們在一起合影留念。
圖二為:光愛學校里的可愛孩子。
圖三為:淮南好心人與孩子們一起跳《感恩的心》。
(記者 李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