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花糖、芝麻酥、花生糖,這些農歷過年時必備的傳統甜點,已成為了民俗的一個符號。在淮南市毛集鎮大郢村,當地村民有著制作米花糖、芝麻酥、花生糖的傳統,每逢年前,村民們便會支起大鍋,炒花生、炒芝麻、爆米花,以山芋、大米熬制麥芽糖,混合攪拌制作出各種甜點,村子里彌漫著香甜的味兒,也透出濃濃的年味。當地民諺云:“拜年不帶麻酥糖,請君不要進廳堂。”
各家有各家的絕活,徐朝修老人家族最拿手的是芝麻酥,在他兒時的印象中,上幾輩老人都做芝麻酥,麻酥糖中的精品稱為“徐府酥”,就出自村子中的徐姓人家。徐府酥采用脫殼的白芝麻炒熟,和著優質糯米熬制的麥芽糖,精制而成。徐府酥最講究的是熬糖后拉制的手藝,要求熬糖不能老、不能嫩,要恰到火候,拉制的麻酥糖要中間有細孔,這樣入口才會有酥脆的口感。成品“徐府酥”白中帶黃,進嘴酥甜,滿口噴香,不粘牙不沾紙,老人孩子都喜歡。
在給他人帶來口福的同時,這些傳統甜點也成為大郢村村民增收的途徑。近幾年,隨著農業產業化不斷推進,家家戶戶的小作坊已漸漸不能適應生產要求。大郢村農民徐續修,返鄉創業認上了“徐府酥”,在當地政府支持下,他辦起了廠子,把一些有著制糖絕活的村民聚攏起來,合作生產麻酥糖,擴大生產規模,并注冊了“毛集”商標,一下子,麻酥糖的身價立馬上了去,商家點名要“毛集”商標的徐府酥,過去挑著擔兒沿途叫賣的“徐府酥”,如今被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村民的增收有了保障。而“徐府酥”也引起了大超市的興趣,下一步,徐續修還打算在工廠擴大后,把“徐府酥”推向大超市。圖為1月17日,徐朝修老人展示其制作的傳統麻酥糖。
(記者 張雪峰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