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淤堵隱患 確保安全度汛

為了保障汛期期間主城區的安全,近日淮南市市政管理處開始對全市7處排洪溝進行清淤治理,并對大通區一處明溝進行地下改造。
據了解,龍王溝水系、洞山截洪溝、八公山截洪溝等自然水系是我市主城區汛期泄洪的主要通道,對于保障主城區汛期安全及水系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可由于不少水系流經居民生活區,居民們擅自占溝建房,占壓水系現象嚴重;而且許多居民還直接向排洪溝傾倒建筑和生活垃圾,甚至設堤擋水,縮小了泄洪斷面,大大削弱了這些截洪溝的泄洪功能。近年來,盡管市政府安排資金,對自然水系淤堵嚴重的段落安排了一些清淤整治工作,但清淤后不久,便會再次淤堵,難以保障持久通暢,給汛期期間主城區的安全帶來了隱患。為了消除這一夏汛隱患,近日市建委專門撥出20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排洪溝的清淤治理工程。
6月4日上午,當記者趕到位于八公山肥皂廠附近的新莊孜截洪溝時,10多名工人正在用鐵鍬等工具清理河床上淤積的淤泥。記者看到,整條截洪溝的水體烏黑發臭,里面還飄著不少雜草、蘆葦等雜物。在截洪溝的中段,河床已經淤積了厚厚的一層淤泥,大片的淤泥阻擋了水流的前進,確實給汛期期間主城區帶來了內澇的隱患。據在這里施工的負責人介紹,從5月22日開始,他們就組織了大量的人力和機械設備對這處截洪溝進行清理。由于目前正在清理的淤泥無法用大型機械設備,所以他們才采用人力開挖的形式。不過幾天后對水體的清理,他們將使用挖掘機等大型設備,將截洪溝內的雜草、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
據市政管理處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年汛期前,都要對市內的一些排洪溝進行清淤治理,以防止汛期期間主城區發生嚴重的內澇現象。而今年的清淤治理從5月下旬就開始了,清淤治理的排洪溝主要有7處,謝家集區1處(謝區環衛處到謝一小段),八公山區1處(八仙閣至建北路橋),田家庵區5處(前鋒社區1處,舜耕鎮范圍內的洞化、龍王溝等4處),將近18000立方的水域。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根據淮府[2009]27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見》規定,自然水系應由各地政府負責管理,可考慮到文件實施沒多久,市建委為了保障汛期安全,還是專門下撥了20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排洪溝的治理。同時,這次清淤治理也得到了各區、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工程進展順利,汛期前就可完工。
圖為人們正在清理排洪溝內淤積的厚厚淤泥。
(記者 柏雪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