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東莞-阜陽1436次列車上,一名幼兒突發高燒,列車員廣播尋找醫務工作者。聯想到甲型H1N1流感,乘客人人自危,一時間,車廂陷入寂靜。關鍵時刻——咱們的蘇醫生挺身救患兒

我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蘇兆頂隨團“港澳游”的旅行結束后,乘坐東莞-阜陽的1436次列車返回淮南途中,突然聽到了列車員急促的廣播:“各位乘客請注意,列車上如有醫務人員,請立刻趕到5號車廂,該車廂有一個幼兒,正在發高燒。各位乘客請注意……”
而此時恰逢我國香港已經發現了甲型H1N1流感病例,車上旅客人人自危,車載廣播仍在持續播報著。“我去!”關鍵時刻,淮南醫生蘇兆頂站了出來,他果斷地走進5號車廂,協助列車員緊急做了病兒周圍臥鋪的隔離,并采取一切可行辦法救治這名高燒中的幼兒。經過蘇兆頂醫生數個小時的救治,這名患兒終于脫離了危險,車內旅客向蘇醫生報以熱烈的掌聲。
列車上發生的這一切,被我市跟隨蘇兆頂醫生同團旅游的游客親眼目睹。回到淮南,家住大通區九龍崗鎮舜耕社區的游客承德華女士向早報記者反映了這條信息。后經記者多方查找,終于在5月24日見到了淮南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蘇兆頂。
據蘇兆頂醫生說:他們這個旅游團返回淮南乘坐的是5月14日東莞-阜陽的1436次列車,當天19點多,列車上的廣播突然播報“各位乘客請注意,列車上如有醫務人員,請立刻趕到5號車廂,該車廂有一個幼兒,正在發高燒。此時,恰逢我國香港已經發現了甲型H1N1流感病例,車上乘客人人自危,都鴉雀無聲的坐著。蘇兆頂醫生說,他當時也聯想到了甲型H1N1流感,但是身為救死扶傷的醫生,蘇兆頂毅然決然地走進了5號車廂。
走進5號車廂,蘇兆頂醫生見到列車員正在圍著一名哇哇啼哭的幼兒手忙腳亂,經過詢問蘇醫生得知,這名患兒只有一歲零四個月大,由于抱著他的母親只有24歲,沒有育兒經驗,身上沒有帶任何兒童藥物。此時,經過試量,患兒的體溫已達39℃,蘇兆頂醫生建議患兒的母親帶著孩子下車入院救治,可是孩子的母親綜合各種因素考慮不愿意在夜間下車。沒有辦法,出于醫生的職業謹慎,蘇兆頂建議列車員以患兒和患兒母親為中心,將車廂內進行一定的隔離。而無奈的是,當時這趟列車上也沒有備用酒精和兒童藥物。蘇兆頂醫生只得在乘客中借用一瓶白酒,采用物理降溫法,不斷的用白酒反復擦拭孩子的身體,以期把患兒的高燒降下來。經過半個小時的救治,患兒的體溫沒有再繼續上升,此時,列車員也從乘客中借到了一包小兒沖劑,患兒喝下后,病情逐漸好轉。
21時后,孩子終于不再哭鬧安穩的睡了,蘇醫生為孩子測了一下體溫——37.2℃孩子平安。5月15日早上5點左右,患兒的母親要帶孩子下車了,蘇醫生最后為孩子量了一次體溫——37度,已經正常。患兒的母親下車后,在站臺上抱著熟睡的孩子深深地向蘇兆頂醫生鞠了一個躬。
采訪中,蘇兆頂醫生不一會兒就說上一句:“我這點事不值得報道,我只是在盡一個醫生的職責。”可事實上,當時在列車上除了他的妻子以外,沒有一個人知道他是一位醫生。
圖為淮南第一人民醫院醫生蘇兆頂。
(記者 蘇國義 實習生 鮑蓓蓓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