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省煤礦瓦斯治理先進單位新莊孜礦
瓦斯,人們將它比喻成煤炭生產企業的“頭號殺手”。治理不好,就會肆無忌憚地吞噬礦工弟兄們的生命,不僅給國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將影響和制約企業的發展。近幾年來,淮南礦業集團堅持“一切為了發展,一切為了職工”的企業宗旨,加大瓦斯治理力度,有效地保障了煤礦的安全生產。作為淮南礦業集團的老礦,新莊孜礦通過對瓦斯的技術治理,不僅杜絕了重大事故的發生,而且實現了產量、利潤、職工收入的逐年攀升。近日,該礦被授予“安徽省煤礦瓦斯治理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是什么促使這樣一座有著六十年開采歷史的老礦實現質的跨躍,重新煥發了生機?
新莊孜礦是座老礦,是典型的高瓦斯、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平均每生產一噸煤炭就涌出瓦斯46.41立方米,瓦斯治理的難度位于全國前列。翻開該礦歷年來的安全資料,記者發現,該礦自建礦以來,平均每年發生瓦斯超限事故在50次以上,共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23次,其中強度最大的一次發生在2002年,一次性突出煤量1114噸,瓦斯6萬立方米。1985年8月24日發生的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傷亡28人,歷年來瓦斯事故累計死亡37人,教訓極其深刻。由于未找到瓦斯治理的辦法,礦井安全受到嚴重制約,生產能力受到很大限制,長期在低水平狀態下徘徊。
“治理瓦斯必須從規劃和設計源頭抓起,要關口前移,把防突推進到巖巷掘進工作面,重點是選準關鍵保護層進行重點開采,規模開采,從源頭上消除礦井重大安全威脅。”2006年,在該礦新一屆班子調整后的第一次安全辦公會上,礦長鄭群擲地有聲,向全礦職工提出了礦井瓦斯治理的目標及方向。
“開采保護層就是首先開采與突出煤層鄰近而又無突出危險的煤層(即保護層),使突出煤層瓦斯壓力、含量受采動影響而大幅降低,就像‘吃蛋卷’一樣,由外至里、從上到下,‘吃’了上一煤層,就釋放下一煤層的瓦斯。在保護層工作面回采時,被保護層的瓦斯會大量上涌。”該礦副礦長、總工程師柏發松形象地介紹說。
開展瓦斯治理技術攻關,為安全生產提供技術支撐。創新是助推發展的內在動力。為消除瓦斯威脅,提高瓦斯治理水平,該礦圍繞瓦斯治理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創新、攻關,取得了以“低透氣性煤層群無煤柱煤與瓦斯共采關鍵技術”、“網格式瓦斯抽采工藝”、“打鉆噴孔安全防護系統”、“孔口快速除塵裝置”、“高壓水泥膨脹快速封孔技術”等一系列技術創新戰果,不僅確立了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還在全國煤炭行業和社會上乃至國外得到了公認,搬掉了瓦斯這個制約礦井生產能力發揮的絆腳石,解決了嚴重威脅礦井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為礦井安全發展、充分發揮生產能力提供了堅實保障,收到了較好的安全、經濟效益,并迅速在集團公司及省內外煤礦推廣應用。該礦生產技術部負責人高興地說,“低透氣性煤層群無煤柱煤與瓦斯共采關鍵技術”在新莊孜礦的率先成功實踐,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上隅角瓦斯超限及積聚現象、沿空留巷段出現的變形問題,改變了采空區風流方向和采空區瓦斯運移規律,而且實現了抽采系統和抽采效果最大化,消除了階段煤柱,有效地改善了通風和安全作業環境,使強突煤層變為不突,使高瓦斯煤層變為低瓦斯煤層,為高突礦井瓦斯治理闖出了一條科學治理道路。2008年該項技術榮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特等獎”。
該礦在不斷加大瓦斯治理力度的同時,大力推進瓦斯利用,把瓦斯這種具有災害性的“廢氣”變成了造福群眾的“福氣”。推廣民用燃氣,通過優化抽采系統、簡化抽采網絡、加大抽采力度,對高低瓦斯進行分源抽采,建立了可儲備3萬立方米的瓦斯氣罐,每月可提供濃度30%以上的抽采瓦斯150萬立方米,基本滿足淮南市謝家集、八公山兩區30000戶居民的生活用氣;進行瓦斯發電,在畢五號井建立了低濃瓦斯發電站,安裝德國道依茨公司生產的TBG620型發電機,發電功率1360千瓦,可滿足礦部分生產用電需要,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記者 魯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