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桂權) “十年了,真沒想到這筆錢還能拿回來!”近日,在田家庵區人民法院執行局,申請人羅某從執行法官手中接過5萬元現金時激動不已。這起跨越十年的借貸糾紛,在法院干警的持續努力下圓滿化解,既彰顯了法律權威,也傳遞了司法溫情。
2014年,吳某因經營店鋪資金周轉困難向羅某借款5萬元,承諾一個月內歸還。然而因經營不善,吳某遲遲未履行還款義務。經羅某多次催討無果,法院依法判決吳某償還借款,但吳某仍拒不履行。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因吳某名下無財產可供執行,法院依法終結本次執行程序,但執行干警始終未放棄對案件的追蹤。
10年來,田家庵區人民法院堅持“終本不終止”原則,定期對案件線索進行排查。今年年初,執行干警通過網絡查控系統發現吳某賬戶有資金流動,立即凍結其銀行賬戶及網絡資金,并對其采取失信懲戒措施。面對信用受限、生活受阻的壓力,長期逃避執行的吳某終于主動委托親屬聯系法院,尋求和解。
執行法官抓住這一契機,一方面向吳某親屬嚴肅釋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引導羅某換位思考、體諒對方困境。最終,羅某念及鄉鄰情誼自愿放棄利息主張,吳某親屬當場一次性支付5萬元現金,雙方握手言和。這場歷時10年的糾紛,在執行法官的溫情調解下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