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廖凌云 通訊員 丁玲玲)近日,田家庵區人民法院泉山人民法庭巧用多元解紛機制,聯合市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成功化解一起涉醫美行業的糾紛案件,有效化解了醫患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2020年10月,原告郭某在廣告宣傳的吸引下,在被告某醫療美容公司做了抽脂填充手術。郭某稱,其術后發現不僅填充部位效果欠佳,被抽脂部位也出現不同程度損傷,于是又在被告處進行了整形修復,術后效果依然不佳且存在損傷。在多次協商無果后,郭某將該醫療美容公司訴至法院,要求退還整形費用并賠償損失。
被告辯稱其手術操作并無任何不當,郭某術后效果不佳是自身因素造成,而郭某所說的損害后果沒有依據,拒絕賠償。于是,郭某向法院申請,要求對該醫美公司的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以及身體受損情況進行鑒定。在征求當事人同意的基礎上,法院依法啟動訴前預鑒定,但因涉及鑒定所需的部分病歷手術資料遺失,進而造成鑒定機構多次退案。
這種情況下,法官開始尋找更有效的解決辦法。因本案涉及醫學專業知識和具體診療行為,法官積極與市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聯系,另辟蹊徑為醫患雙方搭建溝通協商平臺,組織原、被告到醫調委進行調解。
在醫調委,具有醫學專業知識的調解員就病歷資料、手術過程、治療方案等問題,從醫美專業角度與被告進行了詳細質證談話。該醫美公司自認病歷保管不善且在手術流程上未盡到謹慎義務。最終,雙方當事人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意見,該醫療美容公司自愿承擔賠償原告醫療費和誤工費損失合計16000元。此次醫療糾紛案經調解妥善化解、案結事了,雙方均表示滿意。
下一步,田家庵區人民法院將不斷健全“法院+”聯合調解模式,擴大解紛力量“朋友圈”,形成矛盾高效化解機制,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貢獻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