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付莉榮 攝影報道)“這不是我們上中學的時候使用的復讀機嗎?”“這種牙膏和雪花膏是我爸媽小時候用過的!”國慶期間,首屆“淮河歲月——逝去的記憶”老物件展在田家庵區淮濱街道淮河路社區舉行,一批市民在展覽中看到了年少記憶中的物品,仿佛穿越歷史歲月,頓時感慨萬千。
淮河路社區黨委書記蔡媛媛介紹,此次活動由社區黨委、人大工作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主辦,以別樣的方式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希望通過一系列老物件的展示,找尋時代記憶,進一步挖掘淮河文化。
展覽現場的墻上掛著幾幅宣傳畫,寫著“乘坐時光機”“老物件述說時代變遷”等字樣。主要收藏者張華君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此次展出的藏品有200多件,共分為“從傳呼機到手機”“我們的甜蜜日子”等七個部分,不僅有家用電器、通訊工具,還有很多百姓生活用品和學生文具、兒童玩具等。其中“年齡最大”的是一臺1940年德國生產的錄音機,張華君輾轉多次才收藏而來。“還有這部收音機,是我七八歲的時候使用的,到現在都已經50多年了。”張華君表示,它們見證了歲月,也承載了人們的情感。
田區十五小的學生黃啟程參觀展覽后,最感興趣的是一個老式陀螺,當知道是爸爸媽媽小時候流行的玩具時,他更加愛不釋手:“很神奇的感覺,仿佛看到了他們的童年。”
蔡媛媛表示,這場老物件展將持續向廣大居民展出,后期還會向更多群眾征集各種老物件,不斷充實藏品,將展覽的規模擴大。“希望用這種方式讓大家真切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和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