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尚家起 攝影報道)近年來,草莓已經成為史院鄉“品牌”特色產品,通過不斷加大推廣宣傳力度,史院鄉草莓遠銷全國各地,北至哈爾濱,南至深圳,每年銷售季節都有絡繹不絕的草莓經銷商前來購銷。
2月1日下午,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走進田家庵區史院鄉閆陽村,村民王奎珍正在她的百畝草莓大棚里忙碌著。
大棚里,田壟間,有蜂飛蕊間,暗香縈繞,一眼望去,綠意盎然。撥開萼片,一顆顆嬌嫩紅艷的草莓令人垂涎,王奎珍和幾個工人提著籃筐,正在加班加點采摘。“草莓是一種喜溫涼的作物,現在這個天氣溫度是最適宜草莓生長,也正是草莓上市的好時候,外面訂單不斷,我們也是在抓緊時間保證供應。”王奎珍說。
站在村口,王奎珍的種植大棚連接成片,除了草莓之外,還有甜瓜等其他經濟作物。雖是春寒料峭,卻有零星的幾只蜜蜂扇翅而過,記者注意到,在每個大棚前,都擺放有一個蜂箱。“我們種植的草莓都是用蜜蜂授粉,也不打農藥,摘了就能吃。”說著,王奎珍順手摘下一顆,笑道,“你看,就憑這個長相,咱們家的草莓怎么能賣的不好?”
“正常種植一畝地的草莓純利潤能達到兩萬塊,我種了將近一百畝,其他還種了甜瓜,綜合算下來一年能有近百萬元的收入。”近年來,田區史院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設施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持續推動鄉村振興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有效銜接,針對村產業結構簡單,村民增收渠道單一的現狀,轉變發展思路,不斷拓寬村民增收致富路。
采摘完成后,王奎珍帶著記者來到專門用來分揀裝箱的大棚中。棚內已有部分草莓分揀完畢,按照品相、大小進行分類,不同品相的草莓所售的價格也大不相同。“像現在這樣的天氣,我們一天能采摘千斤左右,全國各地的草莓經銷商都會來我們這里購銷,我把采摘好的草莓按照大、中、小提前分好,他們過來就可以直接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