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淮新河河畔建成省級“美麗鄉村”
地處鳳臺縣北端的大興鎮,茨淮新河沿鎮而過,茨淮新河南岸大興段堤壩上,建有八一林牧場。這里河清林茂,風光旖旎,如今,利用自然優勢,緊依茨淮新河南岸的大興鎮閆湖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因地制宜,以村施策,將閆湖張王中心村打造成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于2021年12月底通過驗收,并名列全市省級示范村前茅。
1月間,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前往大興鎮閆湖村。沿著茨淮新河堤壩向西,看到堤壩旁滿是整齊的水杉林。前行一段路程,在一處路口左拐向南,下了堤坡過一小段路,便到了閆湖張王中心村,閆湖行政村村部也設于這里。但見這兒村容整潔,每家住戶門前,都有圍圈的小塊園地,青磚白線,清新雅觀,村民們可以在小園里種菜、栽花、植果樹等,被稱為“五小園”。而沿途墻壁上,彩繪著村規民約、道德規范、主題詩畫等內容的宣傳墻畫,引人注目,這一幅幅繪制出的鄉村嶄新面貌,把村民們的幸福生活都襯托出來。
村邊小河,流水清澈;岸旁橋邊,柳條依依。沿路來到村部后的文化廣場,矗立著“三頭牛”的大紅文化壁像,號召人們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特別在此地設立“三牛廣場”,倡導“三頭牛”精神,是因為閆湖村曾是當年興修茨淮新河時的工程建設指揮部所在地。在當時生產力十分落后的情況下,正是沿岸人民吃苦耐勞、持續奮戰,才建成淮北平原最長的人工河,至今造福兩岸人民,生動闡釋著“老黃牛”精神。
“美麗鄉村”建設中,閆湖張王中心村大力做好“水”文章,開渠引流,疏浚溝塘,打通水系,讓過去污塘淤泥里的臭水活起來,形成如今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情畫意場景;利用全縣推廣中山杉免費項目,沿路、沿河渠廣植中山杉,并利用“五小園”,廣泛增綠護綠,提升生活環境,美化村容村貌。
“美麗鄉村”的建設,要求“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其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產業興旺。閆湖村積極探索以生態觀光為理念的鄉村旅游模式,建設“鄉土園”,打造茨淮新河展館、農耕文化展館、民間工藝館和打谷場、望淮臺等,“留住鄉愁留住根”。在此基礎上,用當地特色產品紅薯粉絲等,以閆湖味道吸引游客味蕾,再輔以電商推廣,讓來此休閑的人們可賞可玩可購,促進當地村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如今,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延伸,一幅生態與人文相得益彰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在茨淮新河南岸不斷鋪陳開來,讓越來越多農民享受到整潔舒適的新生活,鄉村正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記者 張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