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淮南礦區獲得解放。
●1952年6月,淮南礦區改為省轄地區級淮南市,成立中共淮南市委員會。同時,淮南市人民政府成立。
●1954年4月,安徽造紙廠在淮南建成投產,為安徽省最大的造紙生產企業。
●1955年4月,淮南煤礦工業?茖W校改建為合肥礦業學院。1956年8月7日,學校由淮南遷往合肥。1958年9月,改名為合肥工業大學。
●1956年4月,田家庵發電廠首期擴建的國產第一臺6000千瓦汽輪發電機組正式投產。
●1957年4月,新莊孜礦改建完成,1960年產量達285萬噸,是當時華東地區最大的煤礦。
●1958年6月,安徽化肥廠在淮南黑泥洼動工興建。
●1960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彭真,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劉瀾濤、楊尚昆等領導同志到淮南視察。
●1965年2月,淮南煤礦機械廠試制成功國內第一臺SPJ—800型吊掛式輸運機。
●1967年10月,國家主席李先念來到淮南,在謝家集三礦深入到井下視察煤礦生產和安全工作。
●1968年9月,淮南礦務局日產煤炭71832噸,創淮南煤礦歷史最高日產記錄。
●1971年1月,安徽省第一條220千伏淮(南)合(肥)輸電線路投入運行,成為華東電網主線路之一。
●1971年11月,合肥工業大學采礦系各專業和地質系的煤田地質及勘探專業遷往淮南市,與淮南煤礦學校合并,組建淮南煤炭學院。1981年6月,改稱淮南礦業學院。
●1977年1月,阜陽地區鳳臺縣劃歸淮南市,仍保留縣的建制。
●1978年春,安徽師范大學淮南?瓢鄤撧k。1983年7月命名為淮南師范?茖W校。
●1980年10月,鳳臺縣古溝等11個公社仍劃歸淮南市,古溝區改名為潘集區并成立潘集區人民政府。
●1982年4月至8月,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率領專家組三下兩淮煤炭基地考察,提出兩淮煤炭資源開發的15年規劃方案。
●1982年12月,淮南淮河鐵路公路兩用大橋通過國家驗收,這是淮河上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大橋。
●1984年12月,國務院批準淮南市為“較大的市”,淮南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法可以擬定本市需要的地方性法規草案。
●1986年3月,《淮南報》報道:地質年代比澳大利亞伊迪卡拉動物群還要早2億年的淮南地區古生物化石群的發現,一舉打破了一百多年來認為動物歷史不足6億年的傳統觀點,證明動物歷史已有10億年以上。
●1986年10月,洛河電廠一期工程2臺30萬千瓦機組建成投產。
●1987年6月,華東電網第一條大動脈淮南洛河一繁昌一浙江瓶窯—上海50萬伏輸變電工程投入系統試運行。
●1991年4月,商業部致函安徽省政府,同意第二屆中國豆腐文化節由商業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淮南市人民政府承辦。首屆中國豆腐文化節由臺灣省豆腐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顧問陳俊龍先生倡議,國家商業部貿促會牽頭于紀念豆腐發明人劉安誕辰2100周年在北京舉辦,臺灣省也同時舉行。
●1991年7月,在特大洪澇極為嚴重的時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來淮南市視察重災區鳳臺縣災情。
●1992年11月,海軍導彈護衛艦——“淮南艦”命名儀式在上海吳淞軍港碼頭隆重舉行。
●1993年7月,年產90萬噸的新集煤礦正式投產。
●1994年7月,國家科委授予毛集鎮“國家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匾牌。
●1994年12月,陳洞路立交橋主橋通車,是安徽省當時最大的互通式城市立交橋。
●1998年9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第三次視察淮南市毛集鎮。
●1999年5月,淮南平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2001年10月,2001中國礦業城市發展論壇在淮南舉行。
●2002年1月,淮南市與陜西省銅川市締結友好城市。
●2002年5月,安徽理工大學舉行揭牌慶典。
●2003年1月,中國大唐集團正式接管淮南洛河發電廠和田家庵發電廠。
●2003年4月,淮南市將市療養院改造成非典病人集中收治醫院,打贏了非典防治戰役。
●2003年7月,八公山風景區被評定為第一批國家“4A”級旅游區。11月,京福高速公路淮南連接線全線貫通。
●2004年6月,長豐縣7個鄉鎮劃入淮南市。
●2004年10月,首屆中國少兒舞蹈藝術節在淮南舉行。安徽省《淮南子》研究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舉行。
●2005年2月,設計年產1000萬噸的顧橋煤礦建成,創造出4個亞洲第一和中國第一。
●2005年3月,淮化集團與皖北煤電簽訂合資合作框架協議,重組淮化集團公司。
●2005年12月,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作研究中心在淮成立。
●2006年9月,《淮南子》全國學術研討會在淮舉行,淮南市首屆中國豆腐文化節產業戰略發展論壇舉行。
●2006年9月,淮南礦業集團張集煤礦二期工程竣工,標志著安徽省第一個千萬噸現代化礦井正式建成。
●2007年8月,淮河發生1954年以來最大的流域性洪水,淮南市取得抗洪救災全面勝利。
●2007年11月,中國·淮南首屆國際少兒藝術節舉行。
●2007年12月,千里長淮第一遷——田家庵區淮河小島移民喜遷新居,807戶3500多名移民開始新的生活。
●2007年12月,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成為淮南市第一家上市企業。
●2008年2月,淮南市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
●2008年5月,中共淮南市委、淮南市人民政府向四川省委、省政府發去慰問電,淮南市首批價值100余萬元捐川抗震救災物資啟運。
●2008年5月,北京奧運火炬接力淮南火炬傳遞起跑儀式舉行,100名火炬手激情傳遞10公里。
●2008年5月,合淮阜高速公路全線通車,結束了淮南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淮南從此進入省會一小時經濟生活圈。
●2008年7月,安徽省煤化工(淮南)基地舉行奠基儀式。
●2008年9月,八公山豆腐成為淮南市第一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2008年9月,煤礦瓦斯防治技術國際研討會在淮南召開,淮南礦業集團成功馴服煤礦“第一殺手”。
●2009年2月,省“861”重點工程、淮化集團煤制170萬噸甲醇及轉化烯烴項目通過國家環評審批,標志著安徽省煤化工(淮南)基地建設正式拉開。
●2010年2月,“深部煤炭開采與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淮南礦業集團。
●2010年10月,上窯國家森林公園被授予“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稱號,成為安徽省第一家獲此殊榮的單位。
●2011年4月,陜汽淮南新能源專用汽車項目在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建設。
●2011年5月,合肥經濟圈城市黨政領導第二次會商會議在淮召開。
●2012年8月,京福高鐵合蚌客運專線試運行,從淮南乘動車到北京只需不到4個小時。
●2012年8月,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開工建設。
●2013年3月,淮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填補了皖北地區無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空白。
●2013年4月,淮南作為中國新興能源基地、安徽省重要工業城市,正式加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
●2013年9月,皖電東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正式投入運行,從而形成國家電網“兩交兩直”特高壓輸電格局。
●2014年4月,淮南入選首批全國智慧旅游工作試點市。
●2014年9月,安徽淮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列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4年12月,淮南“豆腐傳統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5年2月,《二十四節氣(一)》特種郵票首發式在淮南舉行。
●2015年5月,淮南市第一支非煤產業股票“山河藥輔”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
●2015年9月,焦崗湖千人共品牛肉湯活動舉行,創造兩項世界吉尼斯紀錄。
●2015年10月,淮南張寶被授予全國助人為樂道德模范榮譽稱號,是淮南首位全國道德模范。
●2016年1月,壽縣劃歸淮南市管轄。
●2016年11月,煤炭開采國家工程技術研究院、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深部煤炭開采與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煤礦生態環境保護國家工程實驗室4個國家研發平臺落戶淮南高新區。
●2016年11月,“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16年11月,淮南國際半程馬拉松開跑,這是淮南市首次舉辦馬拉松賽事。
●2017年6月,淮南市榮獲“第四屆安徽省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018年1月,壽縣安豐塘入選全國“最美水利工程”。
●2018年2月,淮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8年3月,單體亞洲最大、千萬噸級煉焦煤選煤廠——淮南礦業集團潘集選煤廠竣工投產。
●2018年5月,淮南成功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2018年12月,壽縣榮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稱號。
●2019年6月,國家級貧困縣壽縣“摘帽”出列。
●2019年7月,淮滬煤電公司田集電廠和淮浙煤電公司鳳臺電廠入選全國第一批煤電聯營項目。
●2019年8月,中安聯合煤化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標志著淮南新型煤化工建設取得重大成果。
●2019年11月,淮河能源控股集團揭牌,標志著百年淮南煤礦邁進淮河能源時代。
●2019年12月,首屆淮河文化論壇在淮南市壽縣成功舉辦。
●2020年3月,壽縣獲得“國家園林縣城”稱號。
●2021年5月,淮南市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召開,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圖一:2016年11月,“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記者 倪 軍 攝)
圖二:2005年2月,設計年產1000萬噸的顧橋煤礦建成,創造出4個亞洲第一和中國第一。 (記者 倪 軍 攝)
圖三:2008年5月,北京奧運火炬接力淮南火炬傳遞起跑儀式舉行,100名火炬手激情傳遞10公里。( 記者 倪 軍 攝)
圖四:1956年4月,田家庵發電廠首期擴建的國產第一臺6000千瓦汽輪發電機組正式投產。(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