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間,春寒料峭,在位于鳳臺縣丁集鎮宋塘村的碩樂家庭農場,這里有著全市面積最大的單體酥瓜基地。260畝大棚里的酥瓜苗在經過前期移栽定植后,目前基本補種完畢。一俟春光明媚、氣溫上升之際,這里的瓜苗將進入快速生長階段,到了4月底5月初,頭茬酥瓜便可上市了。
農場場主王德保時不時要查看瓜苗的生長情況,近期的重點是補苗,要把移栽沒有成活的苗穴補上。在大棚里,王德保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酥瓜苗生長喜水卻又怕積水漬害,所以這里的地塊要整理成高壟,同時還要開出溝,便于排水。基地里目前栽植的是淮南市農科所培育的“綠美人”品種,紅瓤、綠肉、白皮,甜度高,品質好,耐儲運。
王德保是鳳臺縣酥瓜協會會長,協會有會員56家,鳳臺酥瓜栽種面積達2000多畝,基本都是市農科所的“綠美人”品種。碩樂家庭農場也是市農科所科技示范基地,為此,王德保成為了市農科所“綠美人”的總經銷,利用本地和外地育苗資源,把市農科所的400多斤瓜種全部育苗,育苗數量可達千萬棵,保障了會員的優質種苗供應。
淮南“潘集酥瓜”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淮南出產眾多優質農產品,這里的土質氣候也特別適宜酥瓜這類薄皮甜瓜的生長,由此發展出“淮南甜瓜”品類。籍于此,淮南出產的薄皮甜瓜備受市場青睞,產銷兩旺,其中,鳳臺產酥瓜更占據相當體量。
王德保介紹,在酥瓜產業發展中,也走過一些彎路。在2014年前后,當時種植戶只圖產量,盲目求大,酥瓜畝產甚至達到1萬2、3千斤,本應斤把重的酥瓜長有4、5斤重,被人調侃“羊角酥,牛腿粗”, 酥瓜的品質不再。一時間,定價權到了經銷商手里,給多少錢都得賣,酥瓜爛了大街,種植效益嚴重受損。
痛定思痛,鳳臺縣酥瓜協會意識到,只有品質才是保證市場的法寶。于是,協會按照標準規程操作,“從前期的育苗管理,定植過后留多少葉片?留多少個頭讓它生長?到病蟲害治理、施多少有機肥等等。譬如頭一茬瓜,每棵秧就留6個瓜,其它的瓜,畸形瓜,不好的瓜都去掉,這個產品就得到優化了!蓖醯卤Uf,如此一來,鳳臺酥瓜品質大大提升,“好產品就不怕銷售,全國各地的客戶,到快上市時候你一發朋友圈,客戶就會主動聯系你。要是上市了,他提前會給你打定金,你講三天過后過來采摘就過來采,什么品質、多大規格給他發個圖片,然后他就給你打定金,現在都形成誠信了!痹谒止箱N售季,除省內合肥、阜陽外,外省的湖北武漢、廣東深圳、河南平頂山及江蘇等地,鳳臺酥瓜都十分暢銷。
而在鳳臺縣鳳凰鎮酒西村的溫室大棚里,這里的早春酥瓜已經成熟。俏市價格高,要賣到10元一斤,即便如此,也非常受市場歡迎。種植戶盛祝桂是鳳臺縣酥瓜協會成員,今年50歲,種植酥瓜有一、二十年了,經驗豐富,目前經營著2畝地的溫室大棚。溫室大棚在天氣寒冷時需要供暖,造價要比塑料大棚高,在本地應用少,因此,能在當前寒冷季節應市早春酥瓜,盛祝桂是唯一一家。
盛祝桂介紹,這個溫室大棚里的酥瓜是去年10月份上苗的,經過4個多月的生長,目前正值成熟上市。早春酥瓜產量少,管理需要精細些,肥料也要多些,總體投入要大些。它的優勢是瓜甜,這是由于季節原因,白天和夜晚溫差大,糖分積累自然多,甜酥度都能保證。這個時候是俏市,走禮品盒的話價格每斤要10多塊錢,價格是普通酥瓜上市時的5倍,種植效益大大提高。
圖為酒西村的溫室大棚里,早春酥瓜已經成熟。(記者 張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