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紀念日前夕,我市各界掀起重溫歷史、緬懷先烈熱潮
1931年9月18日,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制造了震驚中外的“柳條湖事件”,次日,日軍侵占沈陽,拉開武力占據東北三省繼而侵略全中國的序幕。
一場場戰爭、一樁樁血案,華夏大地在日軍的鐵蹄下,歷經了挖肉斷骨般的苦難。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勿忘“九·一八”,我市各界掀起重溫歷史、緬懷先烈熱潮。
侵華日軍在淮留下累累血債
大通萬人坑、三里溝慘案,日軍侵占淮南期間留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
據統計,1938年6月至1945年8月,大通煤礦有17000多人慘死在日寇的鐵蹄之下,僅在1942年秋到1943年春的短短幾個月,死難者就有13000多人。當時,為推行“以戰養戰”策略,掠奪淮南煤炭資源,侵華日軍采取“以人換煤”的方式,強迫礦工在極其危險、簡陋的條件下工作、生活。礦工稍有不從,就會遭毒打或殺害。1942年秋,因為環境惡劣,礦工中開始爆發傳染病,大批工人紛紛死去,據記錄,僅尚義村東門內,一天之內就拖出170多具尸體。后來,尸體越堆越多,氣味越來越大,為掩人耳目,1943年春,日寇指使總監工在舜耕山下挖出了3條大坑,把這些尸骨集中拋入坑內,形成了白骨累累的大通萬人坑。
三里溝慘案是日軍在淮南制造的又一悲劇。1940年5月21日夜,駐田家庵日軍乘汽艇溯淮河西犯鳳臺。登岸時,遭到埋伏在鳳臺縣三里溝村的抗日力量突然襲擊,雙方交戰中,日軍傷亡慘重,駐壽縣日軍火速趕來支援。保六團見寡不敵眾,逐即撤去。氣急敗壞的日軍闖進三里溝村,實施報復。對無辜村民進行殘酷屠殺,全村500多人,84人被殺死,上百人被殺傷。
他們輾轉1500多公里赴淮參觀悼念
“我們是昨天到淮南的,今天專門托朋友開車帶我們來這里參觀悼念。”9月16日下午,跨越1500多公里,由四川成都趕到淮南的劉先生,走進大通萬人坑教育館。他說:“來淮南之前,我和朋友專門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淮南的情況介紹,知道了大通萬人坑教育館,九·一八快到了,我們來這里接受一下教育,重溫那段我們民族的沉痛歷史。”
帶著沉重的心情,劉先生和朋友一道走完了大通萬人坑教育館的所有展廳。走出大門,劉先生和其朋友進館前的那份好奇和激動,全部化成了悲傷和憤慨。他長嘆一口氣說:“我是第一次看到這么多的骸骨,太令人震驚和憤怒了!以往只是在書中知道那段歷史,但真的親眼看到這么多骸骨,親眼看到日軍留下的這些罪證,內心非常難受和憤懣,這樣的歷史絕不能再重演!”
社會各界掀起重溫抗戰歷史熱潮
“后天是9月18日,同學們,這一天會響起防空警報,你們知道為什么嗎?”9月16日下午,淮師附小本部校區四年級組各班級召開了“勿忘國恥 九·一八”主題班會。會上,老師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九·一八”事變及抗戰經過,引導學生牢記歷史、發奮讀書。
近日,我市不少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街道、社區集中開展了重溫抗戰歷史活動,以增強社會各界的國防意識和憂患意識。9月16日下午,國慶街道羅馬廣場社區工作人員結合防空教育專門召開會議,集中學習“九·一八”事變相關歷史。大家紛紛表示,“九·一八”事變紀念日前夕開展這樣的活動十分有意義,使大家振奮了精神,思想受到了洗禮。該社區負責人表示,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這一天,并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圖一:成都市民來淮參觀大通萬人坑教育館。
圖二:市民參觀日軍侵華罪證遺址“站后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