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職工捐資助學 情定隱賢莘莘學子
“展翅高飛,鵬程萬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9月10日上午,來自淮南日報社的祝福到達了壽縣隱賢鎮姚祠村6名貧困學子身邊。新學期伊始,淮南日報社103名職工為他們籌集了愛心款1.8萬余元,緩解他們的經濟壓力。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澇災害,給姚祠村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一些家庭的經濟損失巨大。淮南日報社駐村扶貧工作隊通過走訪,了解到六戶貧困家庭有孩子正在讀書。為了幫助這些孩子正常入學讀書,淮南日報社的干部職工積極參與“教育扶貧愛心捐資助學”活動,大家紛紛捐款,你一百我兩百,兩天時間即籌集了1.8萬余元。此次助學,向每位學生捐助3000元助學金,剩余資金集中購買學習用品。
即將赴安徽財貿職業學院就讀的小良特地寫了一封感謝信,他說:“這筆寶貴的助學資金,緩解了家里的壓力,更給予了我們極大的鼓勵。我們一定不辜負好心人的殷切期望,奮發學習,懷著感恩的心成長,將來回報社會!”小良的爸爸姚有席因車禍落下殘疾,扶貧工作隊積極幫助他開了養雞場,發展林下養雞,并通過消費扶貧等方式,成功幫助他家脫貧。姚有席說:“扶貧政策好,我們的日子有好奔頭呀!”
關注下一代教育,就是關注一個家庭的未來。姚祠村人口基數大,受經濟、陳舊觀念等諸多因素影響,貧困戶對子女教育投入相對較弱、關心較少。這塊短板不補齊,貧困戶就不能實現徹底脫貧。錨定這塊短板不放松,淮南日報社扶貧工作隊駐村以后,開展“展翅行動”精準教育扶貧,定期深入走訪,廣泛了解貧困戶子女教育狀況,及時對貧困戶家中子女教育問題進行適當“干預”,提供有效幫助,消除了多人輟學問題,幫助一大批農村孩子找到了人生方向。在今年高考結束后,駐村扶貧工作隊把參加高考的學子全部集中到村部,分析相關專業發展方向,指導他們通過數據對比,準確填報志愿,確保考得好、報得好,走好人生這重要一步。近期,這批學子陸續接到自己向往學校的通知書。
小麟同學今年考取了阜陽師范大學,在當天的捐助儀式現場,他說:“能考上心儀的大學,學習自己心儀的專業,我非常感謝工作隊一直以來的幫扶,我一定會珍惜這一切。”駐村扶貧工作隊勉勵所有受資助的學生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發奮學習,努力拼搏,以昂揚的斗志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認真規劃好自己的未來,扎實走好每一步,使自己成為一名祖國的棟梁之材,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厚愛。(記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