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古以來,敬天惜糧、勤儉節約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然而,隨著物質生活逐漸富裕,現在不同程度出現了餐飲浪費現象,愛面子、講排場的過度消費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些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等重要指示精神,淮南市各部門紛紛行動起來,倡導并踐行餐桌文明,加快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也連續幾日隨機走訪了幾家餐廳,可喜的是餐廳里都張貼了“杜絕浪費”的宣傳標語,部分餐廳已通過各種方式宣傳“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可還是有一兩家餐廳出現了令人痛心的現象。
“杜絕浪費”宣傳標語隨處可見
在走訪中,每家餐廳里“杜絕浪費”的宣傳標語隨處可見,收銀區、餐桌上、點菜區,甚至是服務員的點餐本上都有類似的宣傳標語。“珍惜糧食、遠離浪費”“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對于這樣的宣傳,各家餐廳負責人都表示,雖然是做餐飲,但是看到浪費食物的行為是既可氣又心疼,一般情況下會提醒客人打包帶走。近幾年,大家生活條件都好了,下館子是一樣很普通的事情,基本上是吃多少點多少,鋪張浪費的情況逐漸變少,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近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這對于推進文明餐桌,杜絕浪費起到了積極作用。
多方式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多家餐廳走訪時看到,不少餐廳在踐行餐桌文明,杜絕浪費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幾家連鎖餐飲企業早已在自己的公眾號中推送“光盤行動 從我做起”“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從我做起”等一系列宣傳。在門店,餐廳服務人員也會根據客人的需要,針對性地推薦菜品菜量,避免浪費。家庭聚餐型客人,服務人員建議根據個人喜好點餐,吃不完可以打包帶走;對于請客型客人,服務人員則會建議客人先按人數點,不夠再加,這樣避免浪費又不失面子。這種點餐提醒得到市民的一致好評,都紛紛表示這樣的暖心提示既照顧了客人的心情,也培養了食客們的節約習慣,這樣的企業值得點贊。
相對于餐飲服務人員的提醒,還有一些餐館用了另外一種方式,半份餐。在我市有幾家料理和火鍋店從開業以來一直做半份餐,比如火鍋的涮菜會有一份半份之分,食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食量和喜好來選擇,比如壽司,有一條和半條的選擇,這些食物分量的差別可以通過服務人員的告知或是菜單上的圖片進行區分。對于這樣的餐飲方式,店內的工作人員表示把食物分成一份和半份可以讓食客更多的品嘗到不同的東西,而且半份的量不多,如果不喜歡的話,基本上也是能夠吃完而不會太浪費,這樣直接杜絕了餐飲浪費行為。
浪費依然存在 節約任重道遠
看到餐飲門店都在為杜絕餐飲浪費而努力著,那些不文明行為就顯得尤為突出。8月14日晚,有市民反映他在一家烤串店里擼串,有兩桌客人的浪費行為讓他非常氣憤。據該市民稱,他擼串的這家店是掃碼點餐,菜單上標注了每份食物的串數,圖片上也顯示了大概的分量,“我覺得這擼串一般都不會是第一次,所以自己吃多少應該是有數的,可我看到這兩桌剩的食物實在是太多了,一桌剩的全是肉串,足夠一個人的量,另一桌剩的有串有炒飯,那炒飯基本沒動。”其實最讓這位市民生氣的是,一桌是一家三口,一桌是母親帶著女兒,都是家里人吃飯,難道不知道食量嗎?更何況剩了那么多不知道打包嗎?這又如何教育孩子節約?
而另一位市民也反映自己在高新區一家飯店吃飯時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據該市民稱,他安排家庭聚餐,大概在18人左右,當時他在點餐時點了8個涼菜和18個熱菜外加一個湯,因為是晚餐,家里人都表示想吃清淡些,所以他在點餐時也特別注意避免了紅燒菜,可點菜的服務員卻極力向他推薦紅燒菜并說點的菜不夠吃。該市民當時就表示點那么多菜吃不掉浪費,自己家人吃飯吃的就是個氛圍。
其實杜絕餐飲浪費不是哪一個人的事,需要各方一起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舌尖開始。
圖:浪費的食物實在可惜(記者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