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帥小伙曾在武漢做了兩個多月戰“疫”志愿者
“靳亞鸝同志:大疫無情,江城有愛。您作為志愿者在‘志愿服務關愛行動’中,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為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積極貢獻,特發此證,以示紀念。”——發證單位是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宣傳組、武漢市文明辦。
這兩天,如果不是淮南小伙靳亞鵬在朋友圈中曝出自己戰“疫”期間在武漢當志愿者的紀念證書,可能他的很多朋友至今都還不知道,這位溫文爾雅的小伙子曾經在最困難的時候與武漢人民一起奮戰了兩個多月。6月3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聯系到正在安徽省內一項目部上班的靳亞鵬,詳細了解了他的這段特殊經歷。
靳亞鵬說,他今年26歲,是一名智慧城市項目實施工程師。1月21日,處于假期的他趕到武漢準備接在那里工作的父母回家過年,結果沒想到因為疫情意外滯留武漢。
這段經歷,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靳亞鵬回憶道:“剛到武漢時,我沒覺得這場疫情跟我有多大關系,當時我還跟家人討論回淮南過年的詳細計劃,但很快這個計劃就泡湯了。” 那幾天,通過狂刷新聞,靳亞鵬明白了自己和家人正處在疫情的風暴中心。靳亞鵬第一個念頭是“我在這里能為武漢做些什么?”
幾天后,靳亞鵬得知父母居住的小區正在招募志愿者。他沒有多想,馬上報名申請并順利通過了考察,成為一名外鄉志愿者。聊起那段經歷,靳亞鵬覺得志愿者工作真的非常辛苦。日常他要挨家挨戶地為未登記的住戶登記,統計每戶的生活狀況;為孤寡老人和生活困難的住戶發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資;有外地捐贈的蔬菜、鮮魚等,他要打包上門發放;小區住戶如有用藥需求,他要去藥店或者區供藥點幫著代購藥品。除了這些工作,每天他還必須要對小區的物資發放點,每棟樓的樓道、門、電梯等進行消毒。武漢各小區逐漸放開后,靳亞鵬又參與到居民進出管理工作。每天他都要站在小區門口對來往人員的許可證進行檢查,對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幫助網購居民分揀快遞包裹外賣食盒等。
靳亞鵬說:“那段時間,我每天與人接觸的比較多,雖然我做了相應的防護,但父母還是提心吊膽,盡管他們沒有明說出來,但從他們的一舉一動中,我能感受到他們對我的擔心,他們從始至終沒有說過一句泄氣的話,這令我很感動也很有干勁。”
這段經歷也讓靳亞鵬看到了中華民族的韌性和偉大,志愿者中有武漢本地人,也有很多和靳亞鵬一樣的異鄉人,大家不分彼此,當天再苦再累次日都會滿血復活。靳亞鵬說:大家沒有抱怨、沒有退縮、只有付出,想的都是有一分熱,一定要發十分光。而武漢的居民也從一開始對疫情的不以為然、驚恐,到最后展現出鐵一般紀律,武漢真不愧是英雄的城市。
圖一:靳亞鵬已經回到工作崗位。
圖二:靳亞鵬(左二)在武漢期間志愿工作到深夜。(靳亞鵬供圖)(記者 蘇國義)